在我国,葡萄作为一种古老的植物,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。从古至今,关于葡萄的名称、由来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内涵,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。以下是对葡萄名称的由来、葡萄的栽培时间、葡萄在古代的文化地位以及白葡萄酒的保质期等问题的详细解析。
葡萄名称的由来
葡萄的名称经历了多次变迁,从古至今,有“蒲陶”、“蒲萄”、“蒲桃”、“葡桃”等称呼。“葡萄”这个名字的由来,主要有两种说法:
意译说: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提到:“葡萄,《汉书》作蒲桃,可造酒,人饮之,则酺然而醉,故有是名。”这里的“酺”是聚饮的意思,“醄”是陶醉之态。李时珍认为葡萄之所以叫葡萄,是因为用葡萄所酿造的酒饮过之后能够使人陶醉,因此取“酺”与“醄”字的谐音,将其称为“蒲桃”、“蒲陶”或“葡萄”。
音译说:根据考古发现,葡萄原产于欧洲、西亚和北非一带。我国在汉代之前,并不叫“蒲陶”这个名字,而是葛藟、蘡薁等等。葡萄是张骞出使西域,由中亚引进而来的。对于这些外来品种,我们主要习惯按照原名翻译,因而有学者认为汉时“蒲桃”(葡萄)二字的发音,直接源于希腊文“botrytis”;也有学者认为葡萄一词是波斯语“budawa”的音译。
葡萄的栽培时间
1-3年生的葡萄树苗一般几月份移栽较好?关于葡萄苗木移栽时间,大致分为春季和秋季两种:
春季:每年新年开春之际,阳光回暖的时间,3-4月份,植树节前移栽完毕。一年生葡萄幼苗一般在春季移栽,因为此时温度比较适宜,对幼苗生长十分有利,成活率高。
秋季:秋收之后,以四川地区为例,每年十月底十一月初,因为这个时期的苗木木质化基本完成,葡萄的叶子全部掉光,进入休眠状态,是最好移栽的季节。秋季移栽对于葡萄根系恢复比较好,适应性会更强一点,等来年春季,可能会发生新根,这样成活率会比较高。
葡萄在古代的文化地位
葡萄在我国古代有着重要的地位,不仅是一种果实,更是一种文化象征。在《诗经》中就有关于葡萄的记载,如“南有蓼木,葛藟累之;乐只君子,福履绥之。”等。《周礼》中也有关于葡萄的记载,说明在周朝,葡萄已经成为了皇室果园的珍异果品。
白葡萄酒的保质期
白葡萄酒的保质期一般在10-15年。如果是质量比较好、价格比较高的品牌货,保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环境当中,甚至可以保存15年甚至更久的时间,一般都不会变质,也不会影响饮用的味道和口感。
通过以上分析,我们可以了解到,葡萄作为一种古老的植物,在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。从葡萄的名称由来、栽培时间、文化地位到白葡萄酒的保质期,都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艺术之源酒庄2005年份葡萄酒:收藏价值与市场分析
2025-08-12 00:52:01凯伯干红葡萄酒:独特风味与适中价格赢得市场青睐
2025-08-11 02:42:20进口葡萄酒查询_中国葡萄酒网
2025-08-10 01:21:12张裕干葡萄酒价格-张裕干红葡萄酒750ml价格查询
2025-08-09 01:49:46丁戈树金标西拉干红葡萄酒:价格与保质期解析及品牌推荐
2025-08-08 04:20:09